《傳媒與藝術研究》輯刊征稿啟事和格式規范
《傳媒與藝術研究》為河北傳媒學院學報,是校內師生以及校外傳媒藝術類學科專業研究人員開展科研的一個良好學術平臺。為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提高學報質量,敦請校內外廣大師生和研究人員賜稿。
一、出版周期
《傳媒與藝術研究》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3~4期,原則上4月、8月、12月出刊。
二、定位與宗旨
定位:以傳媒與藝術為主要研究領域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學出版物。
宗旨:立足校內,面向傳媒藝術類高校和傳媒藝術領域,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開展傳媒與藝術理論及實踐研究,打造學術名片,為展示學校教學科研成果提供窗口,為開展學術交流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搭建平臺。
三、欄目設置
著眼我校性質和學科專業設置,學報擬設置以下欄目:
常設欄目:新聞與傳播、影視藝術、美術與設計、舞臺藝術、文學與傳播、信息與管理、高教園地。
輪換欄目:特稿、科研論苑、轉型發展、文化論壇、走近名家、史海鉤沉、藝體廣場。
四、組稿方式及稿費
約稿與自然來稿相結合;校內稿件與校外稿件相結合,以校內為主。稿件以5000~10000字為宜。文章發表后付以稿酬,30元/千字。
五、投稿基本要求
(一)作者須切實了解和把握學報的格式規范,所投稿件力求符合學報的格式規范要求,盡量減少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的返回修改甚至退稿。
(二)強化學術創新,提高稿件質量。學報除了學報編輯部審稿、主編把關外,還增加了出版社編輯人員的審查把關,這無疑提高了對稿件質量的要求,增加了稿件刊用的難度。希望作者準確把握學報新的欄目設置,增強選題、研究、撰稿的針對性,高度重視學術創新,努力提高稿件質量。
(三)重視學術道德建設。學報是正式公開的出版物,所有刊載的文章都會上傳互聯網及其相關的期刊或圖書數據庫,學術文章中的剽竊、抄襲、侵占等學術不端行為被暴露幾率將大大增加。為此,作者應強化學術誠信意識,自覺遵循學術道德規范,謹防學術研究失范現象的發生。
六、編輯分工和聯系方式
杭長釗負責欄目:文學與傳播、影視藝術、舞臺藝術、文化論壇、科研論苑、轉型發展、特稿。郵箱:1262875621@qq.com
劉玉清負責欄目:新聞與傳播。郵箱:2773904857@qq.com
劉劍鋒負責欄目:美術與設計、信息與管理、高教園地、走近名家、史海鉤沉、藝體廣場。郵箱:598026246@qq.com
王 敏:編務。郵箱:839675558@qq.com
學報編輯部電子郵箱:hbcmxykycbjb@163.com
學報編輯部聯系電話:0311-68017543
學報編輯部辦公地址:河北傳媒學院新聞樓106室
作者投稿以編輯部電子郵箱為第一選擇;如直接向欄目編輯郵箱投稿,則須同時向編輯部電子郵箱發送一份。
一、出版周期
《傳媒與藝術研究》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3~4期,原則上4月、8月、12月出刊。
二、定位與宗旨
定位:以傳媒與藝術為主要研究領域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學出版物。
宗旨:立足校內,面向傳媒藝術類高校和傳媒藝術領域,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開展傳媒與藝術理論及實踐研究,打造學術名片,為展示學校教學科研成果提供窗口,為開展學術交流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搭建平臺。
三、欄目設置
著眼我校性質和學科專業設置,學報擬設置以下欄目:
常設欄目:新聞與傳播、影視藝術、美術與設計、舞臺藝術、文學與傳播、信息與管理、高教園地。
輪換欄目:特稿、科研論苑、轉型發展、文化論壇、走近名家、史海鉤沉、藝體廣場。
四、組稿方式及稿費
約稿與自然來稿相結合;校內稿件與校外稿件相結合,以校內為主。稿件以5000~10000字為宜。文章發表后付以稿酬,30元/千字。
五、投稿基本要求
(一)作者須切實了解和把握學報的格式規范,所投稿件力求符合學報的格式規范要求,盡量減少因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的返回修改甚至退稿。
(二)強化學術創新,提高稿件質量。學報除了學報編輯部審稿、主編把關外,還增加了出版社編輯人員的審查把關,這無疑提高了對稿件質量的要求,增加了稿件刊用的難度。希望作者準確把握學報新的欄目設置,增強選題、研究、撰稿的針對性,高度重視學術創新,努力提高稿件質量。
(三)重視學術道德建設。學報是正式公開的出版物,所有刊載的文章都會上傳互聯網及其相關的期刊或圖書數據庫,學術文章中的剽竊、抄襲、侵占等學術不端行為被暴露幾率將大大增加。為此,作者應強化學術誠信意識,自覺遵循學術道德規范,謹防學術研究失范現象的發生。
六、編輯分工和聯系方式
杭長釗負責欄目:文學與傳播、影視藝術、舞臺藝術、文化論壇、科研論苑、轉型發展、特稿。郵箱:1262875621@qq.com
劉玉清負責欄目:新聞與傳播。郵箱:2773904857@qq.com
劉劍鋒負責欄目:美術與設計、信息與管理、高教園地、走近名家、史海鉤沉、藝體廣場。郵箱:598026246@qq.com
王 敏:編務。郵箱:839675558@qq.com
學報編輯部電子郵箱:hbcmxykycbjb@163.com
學報編輯部聯系電話:0311-68017543
學報編輯部辦公地址:河北傳媒學院新聞樓106室
作者投稿以編輯部電子郵箱為第一選擇;如直接向欄目編輯郵箱投稿,則須同時向編輯部電子郵箱發送一份。
《傳媒與藝術研究》論文撰稿格式
論文題目
(居中;通常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擬制副標題)
作者署名
(居中;通常不超過3人;若為多名作者,作者之間以空格區隔)
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摘要 置于中括號內(“[摘要]”),200字左右;摘要的內容須是論文基本觀點摘錄,防止寫成文章結構或作者思路的介紹。
關鍵詞 置于中括號內(“[關鍵詞]”)每篇文章通常標注3~5個,關鍵詞之間空2個字符以區隔。
正文各級標題
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一級標題,數字后面用頓號,如“一、”“二、”,居中;
二級標題,序數加括號后不再使用標點,如“(一)”“(二)”,左側空二字符;
三級標題,序數后用實心黑點,如“1.”“2.”“3.”,左側空二字符;
三級標題之下如“(1)(2)”和“①②”序數不分行顯示。
正文中圖與表
圖與表阿均須標注圖號、圖題和表號、表題。全文圖與表以阿拉伯數字統一編號,如“圖1”“圖2”或“表1”“表2”。圖號和圖題在圖下標注,與下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號和表題于表上標注,與上面正文文字空一行,表格采用三線表繪制。由于印刷要求,圖表一律采用黑白顏色。
參考文獻
本刊倡導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做到應注盡注。須在引文結束處右上角用“①②”的數字標出,并將引文出處列于當頁地腳處(應用工具欄中“插入”→“引用”→“腳注”)。著錄格式見下文附件。
注釋
注釋的著錄格式與引文參考文獻同。
作者簡介
列于文末的六角括號(“〔〕”)內,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與職稱、學歷或學位、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等。
作者通信地址和聯系方法
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ㄊ?、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開戶銀行支行、銀行卡號碼(文章刊發后撥付稿酬);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作者簡介、通信地址和聯系方法所有內容,全部附于稿件文檔內。
附:
《傳媒與藝術研究》常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一、概念釋義
根據國家《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15)規定,本學報將參考文獻區分為“引文參考文獻”和“閱讀型參考文獻”兩類。
引文參考文獻是著者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信息資源。
閱讀型參考文獻是著者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閱讀過的信息資源,或供讀者進一步閱讀的信息資源。
二者重要區別:前者是在正文中引用了的文獻,后者是未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獻。
注釋是指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二、基本著錄格式
本學報采用順序編碼制,其著錄格式如下:
(一)引文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引文參考文獻采用腳注(頁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釋的文字結束處,對應圓圈內加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的序號(上標);每頁獨立順序編號。
請特別注意:著錄參考文獻出處時,期刊引文須注明的是引文所在具體頁碼,而非該文獻在期刊中的起訖頁碼;報紙引文必須在日期之后注明文獻所在的版次。
(二)閱讀型參考文獻
根據論文情況可自行決定是否列舉閱讀型參考文獻;閱讀型參考文獻用文后尾注形式,以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1][2][3]……)順序編號排列。閱讀型參考文獻可不標注具體頁碼。
(三)注釋
注釋與引文參考文獻統一編號混排于當頁頁腳下。
三、常用著錄項目與著錄格式
(一)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其他責任者(任選). 版本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示例:
①王世績.楊樹研究進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12.
②王夫子. 宋論[M]. 刻本. 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二)專著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專著主要責任者. 專著題名.版本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的頁碼.
示例:
①白書農. 植物開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學進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
② 鐘文發. 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C]∥趙瑋. 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第五屆大會論文集.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三)譯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譯者. 版本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示例:
①埃米爾·左拉.文學中的自然主義[M].朱雯,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265.
(四)連續出版物(期刊)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連續出版物題名,年,卷(期):頁碼.
示例:
①張德強,張志毅,楊凱.分子標記技術在楊樹遺傳變異與系統分類中的應用[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1,23(1):80.
(五)報紙中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報紙題名,年-月-日(版次).
示例:
①傅剛. 大風沙過后的思考[N]. 北京青年報,2000-04-12(14).
(六)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論文存放地:單位,論文完成時間: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示例:
①吳云芳.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并列結構研究[D/OL],北京:北京大學,2002:27
[2018-11-14].http://thesis.lib.pku.edu.cn/dlib/
pe=Reader&DocGroupID=4&DocID=6328.
紙質學位論文則為: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地名:學校名,日期:頁碼.
示例:
①馬歡.人類活動影響下海河流域典型水循環變化分析[D].北京:清華大學,2011:27.
(七)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示例:
①蕭鈺. 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 . (2001-12-19) [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0019.htm.
四、文獻類型、電子文獻載體類型及其標志代碼
(一)文獻類型和標志代碼
普通圖書 M
會議錄 C
匯編 G
報紙 N
期刊 J
學位論文 D
報告 R
標準 S
專利 P
數據庫 DB
計算機程序 CP
電子公告 EB
(二)電子文獻載體類型和標志代碼
磁帶 MT
磁盤 DK
光盤 CD
聯機網絡 OL
《傳媒與藝術研究》編輯部
二〇二〇年五月三日
二〇二〇年五月三日
供稿: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1-16